仲雪林的创业故事:从工程师变身“收买佬”
发布时间:2012-06-25 00:00:00点击数:4567次
香港九龙牛头角,一条人流稀少的街道上,一个仅60平米、毫不起眼的铺位,每天开门做的是废物回收生意。从无人光顾到客似云来,这家小店便是香港青年仲雪林的创业起点。
15年前,仲雪林硕士毕业,正式开始在职场上拼搏驰骋,与当时刚成立的香港特区一同起步,分别谱写关于个人、关于社会的全新篇章。 “香港回归祖国之后,社会比以前稳定了,机会是有的。”凭着这份信念,仲雪林开辟出自己的环保事业。 工程师变身“收买佬” 在香港,从事废物回收的人被称为“收买佬”,专门收集旧报纸和破铜烂铁,成天与拾荒者、清洁工打交道。总而言之,这个行业给人的印象就是工作环境肮脏,只有读书不多的人才做,没什么前途可言。 搞废物回收,注定要艰苦经营,但仲雪林仍然决心由大机构的环保工程师转行为小店的“收买佬”,为的是要实现比赚钱更深远的理想——改变废物回收行业不健康的形象、教育市民把垃圾分类,从而推动环保。 2005年,仲雪林毅然放弃高薪职位,与同事谭伟杰参加由香港青年协会举办的首届“香港青年创业计划”,得到专家传授创业心得,并获得8万港元贷款,再加上两人的大笔积蓄,成立了经营废物回收的衡睿有限公司,翌年在牛头角开设首个回收点。“我们要做企业家,不是光看钱,而是要做一些对人有影响的事。”仲雪林说。 衡睿总店选址牛头角一条僻静内街是因为租金相对便宜。跟其他回收店铺相比,衡睿除了较光鲜整洁,还在店门外列明可回收的物料种类及价格。明码实价,公平交易,使衡睿得到顾客垂青。 记者登门采访的那个上午,前往光顾的人接踵而至,当中以家庭主妇和长者居多。他们熟练地把废物置于磅秤上,按重量收钱,再把废物投进店内用作分类的大笼子里,十分自觉。 “我们有很多顾客是住户,他们占了总体顾客人数6至7成。”一般回收店的货源主要来自拾荒者和清洁工,仲雪林却创造了一群新的顾客群,更重要的是把垃圾分类的概念注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。 艰苦经营获回报 不忘回馈社会 整理废物、送废纸到回收场、收账……创业之初,仲雪林和搭档什么都得亲力亲为。“刚开业时,一年里放不到5天假,就是这样,没有生意,就是熬日子。”回首往日,仲雪林百般滋味在心头。 默默耕耘,终获回报。衡睿开业一年半后达至收支平衡;2009年在葵芳开设回收点;2010年,仲雪林和谭伟杰击败来自美国、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的创业青年,勇夺“青年创业国际计划”颁发的环保创业家大奖,他们对环保事业的贡献受到肯定。 |